一般在水利水电工程上都免不了应用
杉木桩作
为护坡桩,并且许多分析和实际运用中也表明,用质优价廉、工程施工便捷、整治效果非常的好的杉木桩做护坡桩是彻底有效的一种对策,杉木桩在边坡防护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2个层面:
一:对柔弱土体的换置和挤密
杉木桩的桩距较密,并打进硬土壤层,对柔弱土体的换置和挤密功效比较显著。
二:杉木桩本身的抗滑功效
杉木桩在本工程项目中做为抗滑桩,列数较多,桩距密,打进硬土壤层的长短达到钢筋搭接长度,桩顶置入料石和砂砾石,料石和砂砾石能改进土体的内摩擦角,提升抗拉强度,更主要的是使杉木桩产生一个总体,一同担负下滑力。松木抗滑桩是处在受弯情况,而杉木桩/松木桩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尤其是三排一同功效,更有益于受弯。

桩基础设计
传统刚性桩基设计方法。现行桩基设计步骤一般是:首先根据建(构)筑物的具体情况、基础施工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桩的类型和尺寸,初步确定承台埋深和尺寸,然后确定桩的根数和平面布置,验算桩基中各桩所受的荷载是否超过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必要时验算群桩的地基强度和沉降,继而进行承台设计。
桩的根数按承台的竖向荷载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当轴心受压时,桩数n应满足:
n≥(N+G)/Pa(1)
式中N为作用在承台上的轴向荷载;G为承台及承台上的土的重量;Pa为单桩轴向承载力特征值。
验算各桩所受的荷载时,对于轴心受压的桩基,各桩所受的荷载P应满足
P=(N+G)/n≤Pa(2)
桩间距一般取3~4倍桩径。现行的设计方法是假定承台底面以上的荷载完全通过群桩传递给地基土,没有考虑桩间土直接分担荷载。
减沉桩设计方法。减沉桩的原意是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而沉降量过大,因而设置较少量的桩以减少沉降,因而称之为减沉桩。由于减沉桩设置的数量相对少,而减沉之后地基沉降仍是较单桩达极
的沉降量大的多,有的终沉降甚至可达150mm,而一般短桩的极限荷载时对应的沉降一般为数毫米,也不可能超过SOmm。因而减沉桩一般都能达到极限荷载。这样,可以计算荷载值。
式中△f为设置n根减沉桩地基上承受的荷载值;A为承台总面积;fo为地基承载力设值;
n为减沉桩总数;a为每根减沉桩对应的承台面积,a=X2,X为平均桩间距。
若取fo=100kPa,Pu=1000kN,桩间距取为6m,可减少:
即约减少原承载设计值20%;若采用桩间距4m,可减少42%,则可减少较多的沉降量;
若采用3m间距的减沉桩,则可减少承载力的74%。